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美术高考 研究生 自考 成人高考 专升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驾驶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证员 地图 专题内容 考试资讯
 招生考试网 - 公务员考试 - 国家公务员考试 - 申论范文 - 正文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分析之网络问政

来源:2exam.com 2012-10-19 22:14:53

 【背景链接】网络问政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的民主参与形式,网络问政已经被各地的官员所认同。与此同时,如何加快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强“网上信访”工作,强化法律和技术监管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重要意义:

  1、网络问政的出现,使得许多制度性问题得以及时发现并引起重视。例如,“开胸验肺”事件的发生表明了我们目前在彰显社会公平和正义方面存在的一些制度性缺失,经过网络传播后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并妥善解决,同事还对有关违反职业规范和道德的当事人给予处罚。类似的问题还很多,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网络问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网络问政起到了良好的社会监督的效能。在以前,一些见不得阳光的权力滥用现象,以及一些不正确的理念、习惯和作风问题,有关组织部门处理起来会遇到很多障碍,如今通过网络问政,尤其是网民的穷追不舍,这些问题成为必须正视和无法回避的严肃问题,网络问政起到了加压器的作用。

  3、网络问政进一步表明了政府工作的透明。最明显的例证,就是2008年思春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不到一小时,网络就发布了这一消息,使党中央国务院在第一时间就做出了部署,为及时抢救遇难同胞做出了重要贡献。

  4、网络问计于民已经成为政府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中央组织部从2008年起,委托国家统计局每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中央企事业单位开展组织工作满意调查的形式,实则是充分发挥网络这一优势,加大对干部工作作风、工作能力与工作态度的考核力度和监督力度。让人民群众通过这一方法,为官员当参谋。

  对策建议:

  1、成立组织,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整合各地相关部门职能,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深入研究信息化工作,加强互联网建设,进一步强化党务政务信息公开,了解网络社情民意,鼓励网民建言献策,解决网上信访问题。

  2、加快互联网平台建设。加强官方媒体网站建设,使其在网络舆论引导中发挥主导作用。特别是要加快本地政府网站、重点新闻网站建设,扶持和培育属于本地的网络论坛、网络贴吧,用当地主流网络媒体规范当地网民行为。

  3、加强“网上信访”工作建设。要把处理“网上信访”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安排专职人员收集网上有关信息,提供有关领导参阅,作为领导决策和改进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民意渠道和心理来源。必要时建立责任部门答复机制,及时在网上公布信访问题的处理结果,以正视听、以解民怨。

  4、强化法律和技术监管。网络舆情宜疏不宜堵。但对网民恶意传播一些明显超越宪法和法律,危害国家整体利益和社会公众利益,侵害个人权利的违法行为,则需要通过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规范,双管齐下,坚决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事件假总参一姐任婕被拘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事件:分配改革方案的制定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事件铁路试水会员制
2013年公安部考试录用工作考生报名注意事项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4%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党内监督走向制度化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行人违章处罚措施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陈光标要送给莫言一套房子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北京单双号限行命题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命题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话题选择趋势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命题材料选择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技巧话题选取原则
2013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模拟题目解析答案
2013国家公务员申论给定资料写作题作答要求
  • 上一个文章: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 此栏目下没有推荐文章
  •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闽ICP备06019773号